白箱測試跟黑箱測試的差別
ChatGPT
白箱測試(White-box testing)和黑箱測試(Black-box testing)是兩種常見的軟體測試方法,主要區別在於測試者對程式內部結構的了解程度。
白箱測試(White-box Testing)
- 測試者了解內部結構:測試者對程式的內部邏輯、源代碼及結構有完全的了解。
- 目標:主要測試程式碼的正確性、邏輯流程、控制流、數據流等。測試者關注的是如何執行程式、是否有錯誤的邏輯,或是代碼是否有達到一定的覆蓋率(例如語句覆蓋、分支覆蓋等)。
- 測試內容:包括語句覆蓋率、條件覆蓋率、分支覆蓋率、路徑覆蓋率等。
- 範例:測試某個函數的所有可能條件是否都被正確執行過,或者測試程式中每一行程式碼是否都被運行過。
黑箱測試(Black-box Testing)
- 測試者不了解內部結構:測試者只關心軟體的輸入和輸出,而不關心程式的內部實現和結構。
- 目標:主要測試系統是否符合需求規格,是否能正確處理不同的輸入,並輸出正確的結果。測試者關注的是軟體的功能性和行為。
- 測試內容:包括等價劃分、邊界值分析、決策表測試、功能測試、性能測試等。
- 範例:輸入一組有效或無效的資料,檢查系統是否能正確處理並返回預期的結果。
主要區別:
- 了解程度:
- 白箱測試:測試者了解內部代碼、結構與實現。
- 黑箱測試:測試者只關心輸入與輸出的結果,不關心內部實現。
- 測試範疇:
- 白箱測試:測試程式內部邏輯、控制流、數據流、結構等。
- 黑箱測試:測試軟體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,輸入是否正確產生輸出。
- 測試方法:
- 白箱測試:例如語句覆蓋、分支覆蓋、路徑覆蓋等。
- 黑箱測試:例如等價劃分、邊界值分析、決策表測試等。
總結來說,白箱測試關注程式內部實現的正確性,而黑箱測試則關注軟體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與預期功能。